一個新台灣人的生與死──讀書心得(2)
新聞報導 - 楊緒東專欄
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
2009/06/12, Friday
photo source: 林黎彩專欄
*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
家天下是中國政權脫離不了的厄夢,黨國一體亦是假「民主」的毒藥,中共政權與ROC政權皆是一個樣。
中國人以有傳統的國家而稱之為「中國」自矜,但大體上不問是屬於一家一姓的家國,還是不脫離一黨之私的國家;因此忽略個體的尊嚴,不擬由個體的自覺與自決,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主權在民的有「主權獨立」的「現代國家」。但廖教授由封建國家觀、王朝國家觀解放出來,和他移居之地的人民共同追求建立近代國家,也是值得許多人參考的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亂世中的典範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41。
鄭欽仁曰:我覺得稱老榮民為老芋仔亦非不敬之言,台灣人自稱「蕃薯」也有「親近」的味道。
楊維哲教授有如是言:
中山先生慣常自稱「老芋仔」;我從來不這樣叫他,只有一次例外,那是在遊行中,指給牽手看:「老芋仔」在那邊。回家後,她不高興,她說:「我總覺得台灣人使用『老芋仔』時,語意不恭」。(我不太敢和她辯解?;我心裡想:是的,許多人如此,我知道,但我沒有這意思。)
後來(沒多久),她和我說:我聽朋友說,廖教授並不是不知道,台灣人用這個詞時,有點惡意;他認為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,他本人就是二二八家屬,絕對同情這種心理,而他的解決之道,就是自己這樣稱呼。於是所以這些台灣同胞都真心接納他;叫他「老芋仔」的時候,裡面的惡意都過濾掉了;叫得如此習慣,以至於即使叫別的老芋仔時,也無惡意了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甘願做老芋仔信徒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45。
把台灣人的味道穿出來,到處趴趴走,亦是一種社會教育運動。
莊萬壽教授有曰:
當一位穿著自書的斗大的「台灣國民」的夾克,穿梭於市場、公車上,他是面色黧黑的廖中山。而中國三不五時的要犯台,要組織「老人保台會」,「願赤手空拳面對敵人飛彈及各種砲火,寧葬身台灣領海或曝屍沿岸之濱,不願躲在家中作無辜受害的老人」,也是這位怒目金剛,作獅子吼的老芋仔他廖中山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廖中山的覺醒經歷與人文累積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49。
雖然廖中山教授的餘生,不但付出行動為台灣建國努力,還能以此為「志業」,直到肉身生命的終絕!
林義雄曰:
已經不記得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幸與廖中山教授結識了,但是我記得,只要我去參加社會運動的集會遊行,不管是為了維護台灣主權獨立、反對興建核四廠、還是為了提倡原住民權益,幾乎每一次都可以看到廖教授、和他的牽手林黎彩女士堅定的身影。我們總是會互相點頭,寒暄幾句;雖然不多話,但感覺就像是老朋友一樣。我想這就是廖中山教授性格上最吸引人的地方:你不需要和他是經常一起談天吃飯的朋友,只要在有他的場合,感受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關懷,和他分享一份對理念的堅持,就禁不住為他赤誠明亮的人格所感動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永遠的玉山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p.64~65。
李喬先生對廖中山教授追思:
「提摩太後書」四張七節云: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;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;所信的道已經守住了。」中山兄:您可以放心,安息。最後──我用拙作「泰姆山」中,主角魂歸台灣大地的感觸來代您向您所愛的同胞致意:肩窩的血水泉般洶湧而出。那燙熱的流淌,他知道那景象。他還知道那熱熱鮮血,如何成串灑落草地上,然後迅速沒入泥土,融入大地。
他把相思樹種籽灑在身子周圍。
當雨水來的時候。有些種籽會發芽。
當天地來臨的時候,這裡是一片相思樹苗了。
當我的呼吸停止,就是我回到大地的時候;我的軀體與大地合為一體,我將隨著春天的樹苗,重返台灣。
(1999年10月16晚)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『同年』請安息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74。
是的,中山兄留下的是一種:屬於人的信念;勿論出身或身陷怎麼樣的妖邪環境,或文化毒窟,憑彼一點靈性,是可以脫身、可以走出來的。中山兄留下的是一種文化資產:人的智慧可以帶動文化變遷而自身成為一種文化現象。廖中山這個人早就宣稱拋棄舊中國而為堂堂台灣人。個人對中國倒猶存一絲好意:中國人如果有智慧、宜應尊崇廖教授為新中國的典範,若然,表示中國人還有一些希望;在下區區也因中國「曾經」產生如張忠棟、廖中山、陳師孟諸君子──而懷一絲期待。
同年兄:就弟而言,天國近了,相聚的日子不會太遠。而同年兄:您要緊緊守住台灣,因為台灣依然處於寒雨冷風之中啊。(寫於2000年8月16日黃昏)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肝膽古劍廖中山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77。
廖教授要證明他是真正的台灣人,會拼命去付出行動。
黃昭堂有言:
廖中山教授為了認同台灣,時常遭到「外省人」辱罵「數典忘祖」,更以六十四高齡攀登玉山頂,就是他已下定決心做個真正的台灣人。他結束逃難流亡的唐山客心態,要真正「土斷」,當中國河南廖家子孫的來台開基祖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不當唐山客,願做開基祖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79。
戴寶村教授如是說:
第一次看到廖中山教授的名字和他的言行表現時的反應是:「斯人也為何有斯言也?」,後來逐漸了解他的生命史變化,其實他和大多數新住民的背景相似,包括出生於中國河南、擔任過軍職、參加過中國國民黨等;但他與二二八事變受難者─林界之女林黎彩結婚,註定他的生命史和台灣史宿命的聯結,當台灣人噤聲隱忍四十年之後才發起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後,他即投身致力於追求真相和以公義為基礎的和解。解嚴前後同樣具有「外省人」背景的鄭南榕所宣揚民主自由獨立建國的言行,使他的感情轉變為對台灣土地人民的認同與關懷,為了揚棄中國,揭穿中國文化缺乏人權、法治觀念,他不斷的透過演講、廣播、撰文,對中國歷史文化提出發人深省的批判,對盲目迷戀中國者給予思想震撼教育,著力之深讓我們曾鑽研中國文史者亦覺汗顏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建立「台灣國民」的「台灣國」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p.84~85。
釋昭慧寫到:
廖先生豪爽俠義的風範,寬厚仁愛的胸襟,宣揚理念的熱情,綜合而成「既是學者,又似宗教家,更像隔壁親切的老伯」之獨特性格。這樣獨特的性格,使得他忠於良知,而在政治領域,成為「老芋仔」的異類,冒著被視為「叛徒」的衝擊,積極地推動「台灣獨立」,減低了許多獨派人士對「外省人」的隔閡乃至憎恨。這樣獨特的性格,也使得他自然在草根民眾之間,具有很高的親和力與說服力,而不至於產生一般知識份子「遠離群眾,孤芳自賞」的弱點。這樣獨特的性格,也使得他以一介天主教徒,不斷用真摯的感情,向其他宗教伸出友誼的手,而贏得佛教徒與基督徒的尊敬與接納。在「族群融合」之外,他也成了新台灣人「宗教融合」的楷模。
李筱峰、張杏梅主編,2000,”「族群融合」,先知凋零”,《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-廖中山教授紀念集》,海洋台灣,基隆,p.88。
(未完待續,撰於2009/06/01)
延伸閱讀:
有愛的地方必有美
林黎彩專欄/懷念-先夫廖中山
Hsutung's BLOG
楊緒東專欄
source: 大地文教基金會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